常見的假水晶 市面上最常見的幾種假水晶使用材質: 塑膠:算是最好分辨的,觸感 、溫度、硬度很明顯跟水晶不同,這種是最低級的,挑戰智商的假。 玻璃:容易分辨的是一般玻璃製的,看起來非常清澈,完全沒一絲雜質,完全沒質感。 人造水晶:除非是資深水晶收藏家,一般大眾很難用肉眼看出端倪,要借助“紫外線光譜儀”才能分辨真假。
那我們普通人如何分辨真假呢?
1. 手感
市面上最常見的水晶仿冒品是玻璃,不過水晶比玻璃重、手感比玻璃冰涼,用手握住後溫度上升的速度也比玻璃慢。這雖然不是最精確的鑑定方法,不過,常玩水晶的朋友確實可以從手感判定水晶真假。
2. 顏色
天然水晶的顏色比較柔和,不會像霓虹燈那樣鮮豔。如果看到過於鮮豔的水晶,顏色很濃、很飽和的,就要特別小心,它可能不是天然水晶,也有可能是天然水晶再加工,加色染色的,加色的顏色一般都會比較鮮豔。如果是染色的,染料會聚集在縫隙與裂紋處,該處會顯得顏色特別濃。有時肉眼就可以看到這個現象,放大觀察會更清楚。寶石鑑定通常會用10倍放大鏡。如果像我們普通人,就用手機相機功能把水晶放大兩倍觀察,也會有幫助。
3. 內含物
相較於玻璃可以做到全透明無雜質,天然水晶多半會有不完美,常見礦缺、裂紋、棉絮或雲霧狀內含物、共生礦或其他雜質等,並且內含物的排列會顯得很不規則。這些「凌亂美」,往往能證明水晶是天然的,因為人造要造出這些內含物,其實不容易。 所以如果你的水晶太乾淨,或是雖有其他內含物卻看起來很整齊規律,好像是被工匠一根根放進去似的,就要合理懷疑它可能是玻璃。 現在科技連水晶爆閃的閃也能作假,我見過一些很離譜的,就是放了一張幻彩膠片進人工水晶珠子,模仿天然水晶的爆閃,不留心看還以為自己買到好貨呢。
4. 氣泡
還有一個鑑定重點:天然水晶雖常有雜質,卻絕不會有氣泡(捷克隕石除外)。圓形氣泡是玻璃的最大特徵,只要出現這東西,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是玻璃。 天然水晶內含氣泡的唯一一個例外,是某些水晶裡頭同時含有水與空氣,這稱為「水膽水晶」。不過即使是水膽水晶,氣泡也不會是渾圓的,而且裡頭的氣泡會隨水位改變位置,因此很容易用肉眼看出來。玻璃氣泡是渾圓的,不會有水、也不會改變位置。
以上都是一些基本的分辨方法, 不同的水晶有不同的形態, 所以最好還是找一家有良心的商家店去買最好。